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 张尼)“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医学信息学学科是否强健,会直接影响我国医学发展水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日前在一场会议上如是强调。
11月25日,第三届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承办,主题为“构建医学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助推医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作为大会主席,王辰在致开幕辞并作主旨报告时谈到,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今年已是三度举办,在医院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制定、组建和推动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联盟、创办英文期刊Informatics and Health、开发医学知识大模型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有效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健康领域的交叉融合应用和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他指出,当前,新技术驱动医学领域科技信息交流新生态加速形成,中国医学科学院正致力打造具有创新性知识和前瞻性观点的系列交流平台,期望业界同仁洞察世界与历史大势、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利用医工融合优势,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构建医学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行业管理协同发展。
王辰作主旨报告时阐述了科技量值、累计科技量值的概念、理论创新和工具研究,对未来科技量值研究进行了展望。他指出,医学正在成为现代科技的主流和核心力量,建立正确的科技评价观念、方法和体系,营造医学科技创新良好生态,真正导引医学科技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发挥好科技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科技量值是立体、综合、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已经在评价我国医院、医学院校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各地科技及卫生管理科学化水平、支撑国家医学科技创新评估、推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还发布了医学知识大模型AiMed的研究成果。该大模型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OpenDE团队联合自主研发。会上,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刘辉和清华大学教授尹浩分别介绍了研究成果,并表示期望大家共同将AiMed打造得更智能、更强大。(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8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78.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
10月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企稳回升,多数上游行业生产、循环形势较好,物流需求结构化升级持续推进。物流活动总体保持较高景气区间,行业增速、景气水平略有回调,物流服务供给规模与结构进入调整期。微观企业经营状况、效益水平出现趋好迹象,市场预期稳中有升。
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78.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10月当月增长5.1%,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1月至10月,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同比增长4.1%,从细分行业看,超过七成行业物流总额实现增长。特别是装备制造等基础领域持续发挥支撑作用,工业品物流恢复势头得到有力巩固。
1月至10月,中国物流业总收入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显示物流供给或进入自适应调整阶段,部分细分领域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所改善。
分析称,综合来看,10月份物流需求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业态需求带动作用显著。物流供给结构同步优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价格止跌回升,行业效益出现改善迹象,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维持57%的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市场预期保持乐观。后期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的持续显效,物流运行有望延续稳步回升的发展态势。(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