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2月10日电 题:渔民稳、巡护强、鱼类丰 重庆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行十年禁渔。禁渔近三年来,长江有何变化?
连日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重庆垫江、万州、巴南等区县,探访重庆长江“十年禁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图为“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重庆启动。 杨梦逸 摄
从“退得出”到“稳得住” 捕鱼人变身护渔人
重庆垫江县高安镇的李代国祖辈3代都靠打渔为生,在龙溪河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见证了河水由清变黑,再由黑变清的过程。
在李代国的记忆里,儿时的龙溪河水总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
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纸厂、养殖场、化工厂陆续在河道两边修建,环境污染愈加严重,龙溪河渐渐变得不再清澈。2007年时,龙溪河水质一度达到劣Ⅴ类,河里的鱼类大量死亡,很多对水质要求高的鱼类都没了踪迹,李代国的打渔生意也越来越差。无鱼可捕的他选择了外地务工。
2016年,李代国选择加入护渔队,决心改变他从小依赖的母亲河。“像我这样加入护渔队的渔民还有不少。长年的打渔经历让我们了解水域情况,哪里容易发生违规捕捞,我们就会重点巡视。”李代国说。
据了解,重庆市人力社保、民政等部门通过实施精准就业帮扶、针对性培训、动员提档参保、兜底政策救助,确保上岸渔民有出路、生计有保障。截至目前,重庆市上岸渔民有就业意愿的7429人全部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10414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
“通过整合清漂、巡河、渔业、发电,垫江县实现水环境综合治理再升级。”垫江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河岸复绿、湿地打造、基塘建设等项目,积极开展水域生态修复、小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小散污”企业整治等工作,龙溪河垫江段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长期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从“禁得了”到“管得住” 非法捕捞无所遁形
图为重庆市巴南区渔政执法船舶基地。 杨梦逸 摄
“渔政AI预警处理平台,能自动识别垂钓、放网、捕捞等行为进行报警,收到报警后,我们会立即派出就近的行动队员核实上报。”在重庆巴南木洞水域警务室,相关负责人刘国建介绍,“今年7月4日,我们在巡护过程中通过AI预警系统发现有人正在进行电捕鱼,通过调取监控并对事件发生的位置等进行分析研判后,我们迅速赶到现场,查获32公斤江鱼,并将涉案4人移送检察机关。”
创新技术正在为巡护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截至目前,重庆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已覆盖南岸、九龙坡、万州、武隆等30多个区县,全市非法捕捞等案件数量大幅降低。
据了解,为了让长江十年禁渔“禁得了”“管得住”,重庆市公安、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勤联动,以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落实落地为基础,主动扛起长江上游责任,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人防+技防”打造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立体巡护体系,全力做好禁捕工作。
从2021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至今,重庆累计查办涉渔行政案件4500余件,侦破刑事案件1700余起,取缔禁捕水域“三无”船舶2955艘,清理残留网具5633张,劝导制止违规垂钓25万余人次,整改市场涉渔突出问题7300余个。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水生生物逐步恢复
图为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大周基地。 杨梦逸 摄
“2022年3月12日,我们在长江万州武陵段意外发现了一条长江鲟,这也是我工作30年以来,第一次发现长江鲟的踪迹。”回忆起去年的一幕,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大周基地负责人傅秋民难掩激动。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大周基地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增殖放流站野化驯养基地,主要开展各类鱼类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攻关及野生鱼类救护等工作。
“我们工作就是从长江里把一些名贵品种和常规品种收纳起来,通过不同的时间周期养殖成亲本,再经过人工繁殖培育苗种,达到放养标准后再放入长江。”傅秋民介绍,目前,大周基地放有亲本保种网箱32个约800平方米,保存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名优鱼类。
“长江禁渔近三年来,水质越来越好,鱼群数量变多了。”傅秋民说,近十年,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已累计向三峡库区投放珍稀鱼7000多万尾,通过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有效促进了鱼类资源恢复、丰富了鱼类资源多样性。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三年来,重庆市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5100余万尾,有效补充了长江鱼类资源。据监测,重庆长江鱼类的种类数和资源量较禁捕前均有所增加,长江鲟等珍贵濒危物种被发现的频次也越来越多。(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俄语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10日完成在北京的首轮演出,这也是俄语原版音乐剧首次登陆中国市场。
俄语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剧照。 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音乐剧《恶魔奥涅金》是由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创意改编,大胆重构故事时间线,并且创造性加入“恶魔”一角,像放大镜将人性挣扎与心底欲望都展露无遗。作为俄罗斯LDM剧院驻演九年场场爆满的口碑佳作,该剧是百老汇制作水准和俄罗斯文化灵魂的无缝嫁接,现代音乐与柴可夫斯基经典歌剧的巧妙结合,打造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俄式美学天生带有悲壮的感染力。为了此次中国巡演,《恶魔奥涅金》的舞台道具全部重新制作,剧中标志性的代表时光倒转和舞会等主要场景的八音盒大转盘,与驻演版本相比,由原来的9米扩大为14米,以更适配中国巡演舞台。其他道具如俄式灯具、床具、书架等都力图还原19世纪俄罗斯真实样貌,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观演体验。旋转的舞台,倒转的时空,轮回的命运,错位的人生,就像恶魔手中的旋转八音盒,欲念的推手无处不在,为其赋上了一层凄婉悲怆的滤镜。
俄语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剧照。 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当鹅毛大雪沸沸扬扬铺天盖地,不管是涅瓦河畔的人情百态,还是决斗之时的血色浪漫,抑或是群魔乱舞、诡异绮丽的塔季扬娜的梦,都宛如梦幻般奇异,张力十足,兼具了前卫与抽象、华丽与古典。
《恶魔奥涅金》首次中国巡演,演员阵容也令人惊喜,男主奥涅金由俄罗斯最受欢迎的音乐剧演员之一伊万·奥若金扮演。伊万是俄罗斯音乐剧演员、歌手兼制片人,国家戏剧金面具奖、剧院音乐之心奖、金灯奖等多料国家大奖获得者,也是“俄版魅影”和“吸血鬼伯爵”的扮演者,在国内外拥有大批粉丝。此外,更有俄罗斯十多项国际声乐比赛的获奖者安东·阿夫杰耶夫饰演连斯基,音乐剧演员兼编舞谢尔盖·胡季亚科夫饰演恶魔,全俄和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塔蒂亚娜·库利科娃饰演塔季扬娜。
俄语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剧照。 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演出在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中落幕。观众表示“完全不同于法剧和美剧,是一种更华丽浪漫的极致体验”“本年度最惊喜最超值的一部剧”“前排浸没式体验让人惊喜连连”。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直言“永远可以相信俄式审美”。
据悉,结束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演出后,俄语音乐剧《恶魔奥涅金》将赴深圳、杭州、南京、上海及厦门,展开为期6周的中国巡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