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一老一小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浙江绍兴新昌县聚焦关键需求,通过“融合服务”,将养老、托育资源整合在同一空间,为居民提供康养、幼托、娱乐等服务。
在新昌县县级长者中心,上午11时,一楼的长者食堂已经坐满了就餐的老人。
退休市民 张金妹:中餐是一荤两素只要10块钱,3岁的孙子还可以在托幼区免费玩,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优质的养老服务,真不错。
浙江新昌现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4万人,当地积极探索,打造“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对居家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
“长者中心”分管负责人 王丽英:积极探索“政府兜底、国企助力、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优养服务新模式,聚焦“一老一小”关键需求,着手打造“托育+养老”一站式融合服务新模式。(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一则“博士查出医院多收10万医疗费,调查显示超收21万”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据安徽医保局的通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存在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套用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涉及违规医疗总费用21.82万元,其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8.70万元”。
患者儿子是受过经济学训练的博士,患者姐姐是一位老会计。得亏当事人亲属的专业素养,才揭开医院违规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实际上,面对医疗诊治的信息壁垒,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很难发现过度诊疗、违规使用医保的猫腻。即便有怀疑,普通人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查个一清二楚,只有吃下哑巴亏。
安徽芜湖二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事件余波未平,又有医院被曝在医保基金使用上“栽了”。12月4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官网消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被处以罚款98万余元。而今年3月,该院才因为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被罚248万元。
有网友将医疗机构的骗保行为称为“闹鬼”,正是因为其骗保手法越来越细密、隐蔽,加上医疗信息内容专业且庞杂,给社会监督造成了不小的难度。显然,发现问题不能靠个人,而要从制度上堵住漏洞。对违法违规的医疗机构处罚力度够吗?涉及骗保,追责问责是否还只是停留在通报、罚款层面?医保资金的监管,如何“防患于未然”? 医保基金是大众的救命钱,严惩医保基金的“跑冒滴漏”才能守住群众的生命线。只有依靠提高监督效率和加大追责处罚力度并行,为医保基金扎牢防护网,才能镇住那些想吃“唐僧肉”的“妖怪”。
评论 景洁 王亚楠 策划 殷小平(扬子晚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