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佳木斯9月21日电(记者 王妮娜) 稻田里挎着鱼篓比赛抓螃蟹、背着竹篮比赛抓鸭子,比赛人工割水稻……9月21日,一场充满农趣的农事运动会在黑龙江省万顷金色稻田里举行,这是“庆丰收促和美”2023北大荒丰收嘉年华活动之一。
人工收割水稻比赛。王浩 摄
千里沃野土生金,万顷良田说丰年。在此次活动的举办地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八五九农场,万顷稻田已经成熟,几十台现代农机整装列队,准备随时开镰收割。
“建三江因水而生、因农而兴,一代代建三江开拓者历经67年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目前拥有耕地面积1210.9万亩,年均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万吨,占全国的1/100,优质粳稻年产量占全国的1/35,优质糯稻年产量占全国的1/6。”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党委书记苍云在开幕式上说。
稻田抓鸭子比赛。焦阳 摄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一场稻田音乐会,钢琴师坐在稻浪中弹奏起激昂的乐曲,人们迎着滚滚稻浪,唱起了高亢的歌,喜庆丰收。
当日,人们一起观看了北大荒集团七星小岗村示范区等3个北大荒“二次创业”域外基地的丰收场景,见证建三江粮食单产发布、建三江绿色食品新品发布、北大荒·建三江助力农高区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发布,举行了建三江金秋粮食交易会签约仪式,来自全国的粮食销售加工企业与农场现场签约,预订即将丰收的新米。
现代农机在稻田里收割。王浩 摄
2023北大荒丰收嘉年华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北大荒版画建三江陈列馆、北大荒人肖像摄影馆和首届国际粳稻建三江峰会等活动。
稻田里抓鱼比赛。王妮娜 摄
此次活动由北大荒集团主办,建三江分公司承办,旨在通过丰收节系列活动展现“魅力北大荒中华大粮仓”的壮美丰收场景,通过直播的方式与全国多地人们共享粮食丰收的喜悦。(完)
9月21日,中国—东盟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杨陈摄
中新网南宁9月21日电(记者杨陈)“果业是广西与东盟农业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广西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果业种源、科技、贸易等方面合作,果业已经成为广西与东盟贸易新增长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智宇21日表示。
当天,中国—东盟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黄智宇出席会议并致辞。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省区和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的主要通道,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设施果业、建设智慧果园、加快水果产业链布局。2022年广西园林水果产量突破3000万吨,连续5年保持中国第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西出口水果金额同比增长43.6%,进口水果金额同比增长116%。
“我们愿意与东盟各国分享果业先进技术。在果业育种育苗、果品加工、果园机械、果园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智慧果业等领域,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果业,不断推动果业发展壮大。”黄智宇说。
与此同时,广西还将与东盟各国加强果业贸易投资合作。以农业对外合作“两区两站”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走出去”“请进来”,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水果优势果品互供出口。
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龙熹表示,当下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中方将一如既往与东盟各国加强对话、弥合分歧、增进共识;深化与东盟各国的水果经贸合作,分享超大规模市场、发挥经济互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对接,助力东盟各国实现发展目标。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邓秀新在会上表示,果品贸易增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互利关系,东盟对中国水果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重大病虫害危害。
会上,泰国农业部、泰国清迈大学分别围绕泰国果蔬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等进行了报告分享。越南国立农业大学、越南农业科学院就《越中水果蔬菜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进行了交流。各方均表示,希望通过强化政策沟通、畅通果业经贸往来、提升科技水平等,共同深化果业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