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中铁十七局21日发布消息,由该局承建的中国首个最大吨位双向不对称钢混结合斜拉桥——山西省大同市平城街西延跨铁路桥,当日顺利跨越大同西编组站站场16股铁路线,完成转体施工、精准合龙,为早日实现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街西延跨铁路桥梁新建工程位于大同市城区,是沟通大同市西部城区铁路站场两侧的重要交通走廊。此次施工的主桥为独塔钢混结合梁双索面转体斜拉桥,转体梁全长254米、重达25000吨。
由于项目地处城市中心,主桥及引桥累计跨越16条铁路线,施工场地距铁路接触网最小距离1.32米,距铁路围墙最近仅1米,要想在如此局促的有效空间内将梁体顺时针旋转72度,完成双向不对称转体并精准对位,难度和风险极大。
“针对转体桥施工的复杂性和精度要求,项目团队通过建立桥梁转体姿态实时监控系统,在梁端、塔座等关键位置安装感应装置和监测点,全程实时监控整个转体过程中角速度、线速度、梁体姿态、平面轨迹及梁体竖向振动状态等变化参数,成功将施工精度严格控制在毫米级。”项目负责人冯向前介绍。最终,项目团队成功在110分钟天窗点内“零误差”完成全国首例双向不对称钢混结合转体斜拉桥合龙施工。
据悉,大同市平城街西延跨铁路桥是“云城”民众翘首以盼多年的连接东西城区的重点工程,将于2023年底通车投入使用。(完) 【编辑:唐炜妮】
海关关员现场监管“中俄专线”发运。周世超 摄
中新网青岛9月21日电(胡耀杰 徐艺茹)山东省首条TIR(“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运输通道——“中俄专线”21日从位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的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发出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该批运输车辆共三车,载有包装材料、建材、轮胎等产品,车辆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预计8天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介绍说,TIR运输可以实现跨境运输的一次申报,一证直达,推动了通关便利化,轻松实现“门到门”运输。未来海关将不断探索国际道路运输的通道与规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臧元奇表示,该运输通道以标准化开行、一单制模式开通上合示范区至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际道路运输定班专线,将有效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有效互通,使交通链转变为产业链,赋能新业务场景,促进上合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实现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
据悉,上合示范区是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目前TIR在全球共有70多个缔约国,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间物流运输提供了更便捷通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