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牡丹江12月10日电(金轶 记者姜辉)“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境证件。”10日,随着车牌号为黑CD8602的国际货运汽车顺利出境,标志着因受台风强降雨引起口岸内涝,被迫暂停3个多月的东宁(中国)-波尔塔夫卡(俄罗斯)口岸出入境货运通道正式恢复通关。
12月10日,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口岸恢复通关。东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8月11日,受台风“卡努”影响,中俄瑚布图界河遭受196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灾害,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口岸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被迫于8月12日闭关。面对俄方专家和有关部门评估口岸恢复通关至少2年的形势下,中俄两国有关部门全力推动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口岸基础设施恢复建设工作,于12月10日恢复通关。
12月10日,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口岸恢复通关,东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人员检查出入境货运车辆。李展达 摄
东宁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居中俄朝三角交界地带中心。东宁口岸作为距俄罗斯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最近的国家一级公路口岸,与俄罗斯隔瑚布图河相望。在口岸闭关期间,东宁市加快推动投资5亿元人民币的互贸综合体、投资8600万元人民币的口岸货检和旅检新通道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鑫源俄罗斯进口松子深加工项目等跨境产业发展。
“恢复出入境货运前,我们多次对货运检验设备设施进行功能检测与维护维修,确保车辆通关‘零等待’、查验环节‘零延时’”。据东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队长孙诗文介绍,目前,经东宁口岸出入境货车查验正常、通关顺畅,东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各项查验通道畅通,现场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口岸出入境货运如期安全平稳复通。(完)
中新网武汉12月10日电(吴淘淘 王欣)2023年武汉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0日在武汉东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举行。
图为武汉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吴淘淘 摄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武汉城市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目前,武汉电网供电区域覆盖该市13个行政区和6个功能区,供电面积8569平方公里,供电人口近1500万人。鉴于武汉电网存在受电比例大、保供压力大、负荷密度大、建设难度大的基础特征,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的发展战略,保障“三特三超”(3项特高压靠城、3项超高压进城)项目全面落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用电保障。
按照武汉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新一轮三年攻坚计划(2023-2025年)及年度分解任务,武汉电网拟集中开工电网项目101个,包含特高压1项,超高压2项,主网基建19项,电力迁改14项,10千伏配网改造工程14项,一流电网变电站土建14项,一流电网通道土建37项。
武汉东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是我国“西电东送”华中地区电量下网重点项目。项目主要建设500千伏变电站1座,终期容量400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0.8公里。该项目建成后主要消纳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提高武汉地区绿电比例,满足东湖高新区负荷增长,保障武汉新城中长期电力可靠供应,为区域未来10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武汉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江文波介绍,此次集中开工是针对武汉电网现存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建设,目标是将武汉电网整体水平提升至世界一流水平。到2025年,武汉电网变电容量将从4146万千伏安增加至6000万千伏安,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大幅跃升,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