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9月25日电 (翟岩 卢琪)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管道平均埋深超过30米,主隧全长17.5公里,是中国目前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截至9月25日,该深隧累计传输生活污水近6亿吨。
轻点鼠标,污水传输设备工况、各种检测数据、调度计划等数据全部显示在电子大屏。25日,在武汉大东湖深隧二郎庙预处理站,3名工作人员在中控室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控着每天60余万吨污水“乘”深隧“专列”快速送入至远端北湖污水处理厂。
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运营方——中建三局绿投公司大东湖深隧项目负责人廉文杰介绍,这套中建三局自主研发设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智慧运营、健康监测等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为中国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建设、运营提供了全新样本。
工作人员在中控室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查看各项数据。 吴双 摄
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是该市“四水共治”(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重点项目,由武汉市水务局作为实施机构,中建三局作为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工程建设范围跨越该市武昌区、洪山区、东湖风景区和青山区,主要为新建17.5公里的主体深隧及1.7公里的支隧,将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污水传输至新建北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2017年开工,2020年12月30日竣工验收,并进入正式运营,覆盖130平方公里的区域、300多万市民。
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管道平均埋深超过30米,最大埋深超过了60米,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极小,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浅层空间资源,是国内首条污水深隧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成功探索了水环境治理新模式。同时,编制了深隧工程技术标准,将为国内外后续同类工程的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深隧建成后,确保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关键。为此,项目部开发了智慧运营系统、健康监测系统、无人机巡线系统、水下机器人系统,让深隧工程有效实现了智慧管理和运行。
图为武汉大东湖深隧二郎庙预处理站。 吴双 摄
其中,大东湖深隧的智慧运营系统采用“一张图绘所有”的概念,集成了综合管理、应急调度、淤积预警、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功能模块,展现统计分析后的关键数据,如同大东湖深隧的“大脑”,可以通过不断搜集处理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形成一套最优的管理、调度方案,在未来甚至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营。鉴于大东湖深隧内部深埋地下,一旦运行起来,将始终保持满水状态,无法直接观测管道内部情况。水下机器人可以在高流速、高水压、具有腐蚀性、能见度低的水下环境,实现隧道运行状况检测、清淤等功能,帮助深隧保持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
此间专家认为,武汉大东湖深隧实现“两减”“两增”功能,即通过设备和工艺升级,对污水水质提标改造,满足排入长江的水质要求,减少长江生态环境负荷;采用“地面花园式绿化+地下污水处理站”的形式,减少水务环保设施对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取消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避免挤占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增加土地开发利用价值;利用湿地地下空间、预留浅层地下空间,增加城市远期发展地下空间立体化利用的可能性。(完)
中新社仰光9月25日电 (记者 韩帅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图片展25日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展出。近百幅精美图片展现出中国云南省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开放之美和活力之美。
陈设于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的展览吸引众多缅甸市民和来自多国的游客参观,增进缅甸民众对云南、中国的了解,拉近传统“胞波”(缅语音译,意为兄弟)情谊。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图片展,当地时间9月25日在缅甸仰光开展。图为展出的摄影作品——景迈山一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布朗族姑娘展示茶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我在书本上了解过,发源于中国西藏、流经云南的独龙江,在缅甸汇入伊洛瓦底江。没想到它竟如此美丽。”仰光市民琴莱在一张反映独龙江的图片前驻足许久。图片中,碧如翡翠的独龙江在雄壮的怒江峡谷间激荡,江畔是错落有致的独龙族村落。
坐落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自古就是一片开放包容的“热土”。该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苍山洱海、怒江大峡谷、梅里雪山等神奇景观,以及与自然相融共生的民族风情。为吸引更多的全球游客,同时勉励全省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云南新近提出并致力于推广“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当日,图片展的“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板块前人头攒动。9月17日,位于“世界茶源”云南省普洱市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凭借其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魂”理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置身这些环绕展示的高清图片,我仿佛身临其境地远眺景迈山古茶林、体验千年布朗古寨的原始风貌,与当地身着传统布朗族服饰的村民一同采茶、品味茶香。”现场观众玛坎南说。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图片展,当地时间9月25日在缅甸仰光开展。图为展出的摄影作品——空中俯瞰景迈山翁基古寨。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除“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板块外,此次图片展还包括“世界花园”“东方人类故乡”“青山绿水,就在这里”三个板块。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图片让观众沉浸在云南五彩斑斓的花卉世界、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之中。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图片展将持续至10月1日,是2023年“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缅甸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将在仰光、曼德勒、马德岛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传递中秋佳节团圆温度,深化中缅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