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9月21日电 (记者 阿琳娜)“秦岭北麓蓝田段朱鹮野化放飞活动”21日举行。23只朱鹮蹁跹展翅,飞归曾经历史栖息地,开启了新的繁衍生息。
23只朱鹮在秦岭北麓蓝田放飞。韩莹 摄
此次朱鹮放飞地蓝田县境域内,河流纵横,水鸟食物资源丰富,秦岭北麓以及灞河沿岸高大乔木较多,朱鹮放飞地九间房镇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进行了土地综合整治,恢复水田湿地130亩,实施水稻栽植105亩,有利于放飞朱鹮的野外生存繁衍。放归自然的23只朱鹮也将由蓝田县秦保局承担监管和保护任务,不定期对朱鹮活动范围、健康状况,繁殖地、觅食地和夜宿的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
23只朱鹮在秦岭北麓蓝田放飞。韩莹 摄
据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朱鹮部董荣博士介绍,为建立可存活的、持续发展的种群,此次放飞的朱鹮都是经过野化训练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组成的合理群体。此次放飞朱鹮主要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朱鹮个体。
23只朱鹮在秦岭北麓蓝田放飞。阿琳娜 摄
据悉,自2013年起,陕西林业部门相继在秦岭以北持续开展朱鹮野化放飞活动,先后建立了铜川耀州、宝鸡千阳、西安周至、渭南华阴和临渭等多个野化放飞种群。放飞朱鹮对推动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经过40余年的保护,朱鹮已经由稀有的7只增长到“鹮族兴旺”的9000余只,栖息地已经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完)
中新社青岛9月21日电 (胡耀杰 徐艺茹)一辆满载包装材料的TIR(“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运输车辆21日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出发,驶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标志上合示范区至俄罗斯TIR运输通道正式开通,这也是山东省首条TIR运输通道。
9月21日,海关关员现场监管“中俄专线”发运。 周世超 摄
据介绍,该批运输车辆共三车,载有包装材料、建材、轮胎等产品,车辆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预计8天抵达莫斯科。
作为全球唯一的跨境货运海关通关系统,TIR系统通过简化通关程序和提高通关效率,成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提高国际运输安全水平的实用工具。目前TIR在全球共有70余个缔约国,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间物流运输提供了更便捷通道。
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介绍说,TIR运输可以实现跨境运输的全程一次申报、一证直达,推动了通关便利化,有助于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间的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水平,促进区域贸易繁荣。
据悉,此次TIR出口货物从位于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的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发运。
中国于2018年6月宣布在山东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这是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2021年底,上合示范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在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正式启用,标志着上合示范区作为公路跨境物流运输的发运港和目的港,可实现与海空铁各口岸的互联互通、一体运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