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21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金融服务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国庆暨香港特区回归26周年酒会21日在港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国家庞大的市场规模、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为香港金融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和无限的机遇。
李家超致辞时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发挥好“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支持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特区政府全力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同时全力发展金融科技和Web3.0,并已经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香港发展的政策宣言。
李家超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扩大,新措施接二连三地推出。他提到,特区政府新设的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近日马不停蹄加开会议,深入研究提升香港股市流动性的方法,并会尽快向他提交建议,期望金融服务界人士也提出更多好建议,为香港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在致辞中,李家超还提及了香港近期发生的关于一间没有领取牌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所涉及的欺诈案件。他指出,这次事件显示了投资在有领取牌照并接受监管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重要性,否则投资者难以获得保障。
李家超表示,投资虚拟资产是相对新的投资发展,所以投资者教育非常重要。在这方面,金融服务界有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向投资者推介任何产品时,尤其是虚拟资产投资产品,要将风险清楚告知投资者,帮助他们作正确的投资决定。未来,期望各位金融服务界的代表继续与特区政府携手合作,为香港繁荣稳定及祖国富强昌盛作出贡献。(完) 【编辑:唐炜妮】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高凯)“奔跑在数字时代”网络征文大赛论坛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
据介绍,2023年,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北京作协、北京出版集团担任指导单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联合网易文创·人间工作室发起了“奔跑在数字时代”网络征文大赛。此次网络征文论坛分非虚构、虚构两场,集结多位知名评论家、作家探讨互联网时代文学书写的方式和力量,助力写作者留下属于数字时代的脚印,找寻互联网时代文学书写的方式和力量。
“如何在同质化中写出不一样的东西,这是我们写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非虚构作家袁凌认为数字时代有一个隐形的东西,就是人们的理解能力也变成数字化了。
作为“90后”作家,杜梨认为,“奔跑在数字时代”的文学写作不能一味追求流量,奔跑有时不如停下来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不要追求现象和热点写作,去追逐热点的时候,可能已经丧失了书写的意义。
自从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写作”专栏以来,非虚构写作迅速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热点,并以各种自由灵活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元的文学形态和极为开阔的审美空间。但一直以来,非虚构写作呈现为一片开放的地带,似乎没有明确的边界。
“今天的非虚构需要调查性加上体验性,作者在某种程度上要变成他描述生活的当事人,现实提出了这样的需求。”袁凌认为,非虚构还应该有区别性的界限,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外部的真实性和内部的文学性是非虚构的前提,“不要虚构,不要生造场景,不要把你的想象让读者认为是真实的东西,遵守这个规矩才是非虚构。但光有这个还不够,这只是一个外部要求,还有一个内部的核心,就是作品要有一定的文学性”。
“奔跑在数字时代”网络征文大赛论坛举办。北京出版集团供图
“如果所有小说、诗歌之外的东西全部都放在非虚构里面,就造就了一种无边非虚构写作,这就容易导致新型文体力量会越来越弱。”评论家杨庆祥对当前非虚构的概念被泛化表示担忧。谈及非虚构的“核”,杨庆祥认为有两点,一是内容的当下性与真实性,“我对非虚构的基本认识就是,它是一个真实的内容,或者人物应该是活在当下真实存在的”。二是非虚构写作要有典型性,“故事的背后应该有一个更大的社会学的视野,这就要求这个故事要有典型性,我们要能够通过一个人的故事、命运求解到社会问题的解决”。
对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当日提出的,“今天我们这一代的作家怎么去书写北京这座城市”这一问题,作家文珍认为,北京不光由北京人,也由无数外地人一起参与建构。人们带着对北京的所有想象跑到这里来,或鞠躬尽瘁,或野心成真,或颓然返乡,但都曾为这城的一砖一石付出了努力。“我所爱的北京,就包括了所有这些热情、幻梦和梦碎。”
评论家李蔚超则认为,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北京文学作品出现,“地方性文学书写是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无论是外地作家还是本土作家,都在孜孜以求地挖掘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学故事,三四年内一定会有繁荣的文学样态出现。只是怎么续接老舍一代作家们创作的北京文学,同时又把当代人的体验和情感书写出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