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美国侨报网报道,美国蒙大拿州米苏拉市(Missoula)的3名居民正在制作一部名为《我们下面的遗体》(The Bodies Beneath Us)的纪录片,讲述当地一所小学所在地下面埋葬的大量华人遗体的故事。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当地媒体KPAX News的报道称,这块墓地埋葬了50名华人的遗体,都来自米苏拉社区。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保罗·金(Paul Kim)是在读到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的一篇研究论文后产生了这一想法,该论文名为《这条路确实是用华人骨头修建的:蒙大拿州华人营地考古》(Verily the Road was Built with Chinaman’s Bones:An Archaeology of Chinese Line Camps in Montana)。
有报道显示,这个墓地直到19世纪末都是所有人的埋葬地,不管是白人还是华人逝世后他们的家人会选择这里。但是,在1882年的《排华法案》出炉后,反华情绪上涨,一些白人因此不愿和华人葬在同一个墓地。
这块墓地所有的白人的遗体最终都被迁移出去,而华人的尸体则被“留了下来”。纪录片导演说,在这里埋葬的很多华人也渴望有一天能跟家人团聚,但是这座城市将他们遗忘,并且之后在这块墓地上新建了一所学校。
在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为让这块墓地成为正式纪念地,保罗·金曾在米苏拉市议会进行抗争。8月14日,他的抗争得偿所愿。市议会发表了一份决议,称他们愿意对米苏拉的华人表示尊重。他们也认识到了华人群体在当地的遗产,说:“蒙大拿州华人对本州的城市、铁路和社区的建立至关重要。”
这部纪录片将于2024年2月在米苏拉市的无尽天空纪录片电影节(Big Sky Festival)上首映。(完) 【编辑:陈文韬】
中新网合肥9月25日电 题:安徽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中国质量报刊社承办的全国“质量月”活动(安徽专场)“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近日在合肥举办。会上颁发了第六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并发布《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肥)倡议》。
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在致辞中指出,安徽作为新兴制造业大省,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至关重要。安徽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的先进理念、优秀企业带来的经验做法,加快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大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推动安徽质量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李宣庆在致辞时表示,希望安徽省各行各业深入学习领会《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核心要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攻方向,贯彻落实各项任务要求。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改革,建设高效权威的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优化标准治理结构,提升质量认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探索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不断筑牢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相关嘉宾围绕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作主旨演讲,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作题为“标准制度型开放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指出,要加快推动中国先进标准走向国际,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解决方案。
在案例分享环节,结合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分享和交流质量基础设施领域前沿理念、先进技术、创新成果、行业标准发展等进行案例分享。在专家对话环节,多位业内人士展开对话,基于业界关注重点热点、质量提升的难点堵点等,共同为制造业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安徽省相关企业负责人代表发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肥)倡议》。(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