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AI(人工智能)热潮下,网友最关注哪些科学热词?哪些科普视频广受好评?哪些知识点几乎被网友每日“打卡”?……近日发布的一份大数据报告给出答案。
《全国科普日知识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由科普中国与百度百科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联合发布。这份报告涵盖网友关注的十大科学词、十大科普视频、前沿科研成果、实时热点等方面内容。
报告显示,以ChatGPT、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大模型掀起新一轮AI热潮,在此背景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话题备受关注,有2700万名用户通过相关词条学习了AI知识。此外,基因编辑、多巴胺、费米悖论、阿斯巴甜等关键词也入选十大科学词榜单。
报告同时发现,量子纠缠、室温超导、MBTI测试、内卷等相关内容的科普视频受到普遍关注。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等人制作的视频《量子纠缠不是心灵感应》、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等人制作的视频《内卷—我们到底在卷什么》尤其受到网友关注。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公众需要及时获取权威的科普知识。报告显示,PUA、杜苏芮、厄尔尼诺、奥本海默等话题的关注度飙升。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参与编写、编辑、审核相关词条。
报告还提到,包括霸王龙、三角函数、抗生素、胃镜等在内的一些知识点几乎每日都被网友“围观”“打卡”。有网友留言称,自己要先在网上重温三角函数知识“才好意思辅导孩子功课”。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到,百度百科成立以来已汇集超过2745万个科普知识点,778万名用户参与编写。报告还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将科研成果以三维模型方式呈现于网络平台,便于更多人了解神奇古鱼,收到良好效果。(完) 【编辑:姜雨薇】
中新网昆明9月21日电 (记者 胡远航)“好吃的台湾豆干,快来尝一尝!”“这是我们台胞在西双版纳种的芒果,香甜得很。”……21日下午,伴随着阵阵吆喝声,第四届昆台美食文化节在春城昆明拉开帷幕。
图为昆台美食文化节启幕。胡远航 摄
本次美食文化节以“山海同云·明月同乡”为主题,通过“美食+文化+非遗+互动+体验”的形式,展示昆台两地优质美食、商品,吸引了两地88家商户参展。
台盟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台联会长杨晓红致辞称,中华美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岸同胞情感传递和交流融合的桥梁。本次美食文化节,让云南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台湾特色小吃,也展示云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独特魅力。衷心希望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图为昆台美食文化节现场。胡远航 摄
在滇台商、昆明市台联兼职副会长董美珍在昆明从事餐饮业已20年时间,她携台湾豆干、蔬菜面、素酱等产品现身美食文化节,受到春城市民欢迎。“很高兴能把原汁原味的台湾美食分享给春城市民。”董美珍说,在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正当其时。相信此次活动对在滇台商发展、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弘扬中华美食文化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据悉,本次美食文化节还将持续至28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