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观众在“大国重器”主题旅游馆内参观。刘力鑫 摄
图为“大国重器”主题旅游馆内展出的中国空间站模型。刘力鑫 摄
图为湖南馆前,工作人员在展示“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刘力鑫 摄
图为湖南馆前上演的精彩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刘力鑫 摄
图为江西馆前,工作人员在展示草鞋制作技艺。刘力鑫 摄
图为观众在江西馆内参观。刘力鑫 摄
图为观众在湖南馆内体验互动指环。刘力鑫 摄
图为观众在湖南馆内参观。刘力鑫 摄
图为江西馆外景。刘力鑫 摄
12月9日,江西赣州于都县,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正式开幕,作为本次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的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主题展也于当日正式开展。本次主题展设有“大国重器”主题馆、江西馆、湖南馆、红色旅游线路馆等八个展馆。在“大国重器”主题旅游馆,遴选了部分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中国天眼”、C919等新时代“大国重器”成就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图片、模型、视频等形式介绍新时代“大国重器”背景、观摩点位以及旅游线路接待情况等,其他展馆则对全国大型红色演艺、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红色旅游数字化项目和红色文创等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示。
中新网西宁12月9日电 (记者 孙睿)“青海和山东,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都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生态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潇婷9日通过视频表示。
当日,第七届鲁青论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与机遇在青海西宁举行,旨在集聚才智,交流经验,探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跨界沟通与交流,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为论坛现场。中新网记者 孙睿 摄
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存宁说,山东与青海,一个位于东部沿海,一个位于西部高原,虽然地理距离遥远,但却有着深厚的友好互助精神。2016年,山东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两校的全面交流合作,搭建山东、青海两省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山东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自2017年开始联袂举办鲁青论坛,至今已第七届。鲁青论坛的举办有效促进了山东、青海两地的文化、教育、科技、学术、生态保护等多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本次论坛立足青海产业‘四地’建设中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共同研究和探讨生态旅游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和重大意义,积极促进鲁青两地在生态旅游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建崇德向善、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共同探讨生态保护与旅游可持续未来发展方向,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促进绿色发展、加快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做出贡献。”许存宁说。
图为专家作报告。中新网记者 孙睿 摄
黄潇婷表示,“本次论坛,聚集了国内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见解独到的生态旅游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将共同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对促进青海-山东两地生态旅游建设、研究、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增强山东大学与省内外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服务于黄河两岸的地方经济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