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2月10日电 (黄兴鸿)10日,记者在2023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希望之星”培养计划十周年交流座谈会上获悉,希望工程中的“希望之星”惠及该省163名学子,而希望工程实施33年来,共资助该省近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
图为12月10日,“希望之星”成员表演才艺。黄兴鸿 摄
当日,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组织下,应届和往届“希望之星”受助学子和捐赠方代表60余人欢聚昆明,共庆“希望之星”十周岁生日。
参加座谈会的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飞介绍,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的入学工作,2014年,该省推出“希望之星”培养计划。
据悉,10年来,“希望之星”共惠及该省16个州市的163名大学生。大学期间,每名学子可获4万元(人民币,下同)助学金。许多走出大学校门的“希望之星”,已成为教师、医生、护士、警察等,并用实际行动反哺着社会。
图为12月10日,黄佩霞(左二)与受资助的学子在会场交谈。黄兴鸿 摄
在座谈会现场,89岁的黄佩霞告诉记者,2018年至今,她先后资助了12名大学生,费用达48万元。
云南保山女孩濮永芳介绍,她是“希望之星”受益人,2018年考入云南中医药大学后,得到黄佩霞奶奶的资助。“黄奶奶生活节俭,但资助贫困学生很大方,把我们当成亲人。”濮永芳告诉记者,她现在在昆明工作,经常去看望黄奶奶,自己会不断回馈社会。
来自丽江的吉火忍落是2023年的“希望之星”一员,现就读于玉溪师范学院。她表示,会心怀感恩之情,刻苦学习,待有能力时,希望成为希望工程的新生力量。
图为12月10日,“希望之星”通过活动相互认识。黄兴鸿 摄
捐赠方代表鼓励在读大学的“希望之星”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颗明日之星,接力传递好希望的火炬,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
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王颢茗介绍,云南希望工程自1990年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累计筹集各类爱心善款逾14亿元,已资助该省家庭经济困难大中小学生近30万人,其中大学生34600余名。(完)
中新社迪拜12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当地时间12月9日,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自然日”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出席推动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下“3030目标”高级别活动,并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身份宣布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
黄润秋表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去年12月召开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引领推动达成了包括“昆蒙框架”在内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揽子决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设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力量。其中,“3030目标”对协同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地球生命共同体气候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呼吁各缔约方平衡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奋力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
黄润秋宣布,为了进一步凝聚各方落实“昆蒙框架”的政治意愿,中方正式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COP28取得成功。
“昆蒙框架”实施倡议旨在打造一个各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自愿参与、体现政治意愿的合作平台,推动“昆蒙框架”全面落实。中方作为COP15主席国联合柬埔寨、加拿大、智利、哥斯达黎加、刚果(金)、德国、马尔代夫等缔约方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合作伙伴已加入倡议。(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