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2月10日电 (任丽娜)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诗词书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10日,《咏晋诗文书法作品展》在山西省图书馆一层展厅正式开幕,3位书法家以笔墨为媒讲述表里山河。
以笔墨为媒讲述表里山河。任丽娜 摄
此次书法展览的3位作者分别是田树苌、马俊青、白杰。他们不仅是书法艺术家,还是山西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以笔墨为媒,将三晋历代经典诗词书写吟诵,表达了对山西山川盛景和人文名胜的向往与热爱,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才情与风骨。
田树苌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山西省书法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评委,全国流行书风征评展评委。马俊青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书法系主任。白杰现任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常委、文化和艺术界别主任、交流合作专委会主任,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执行主席,其作品被山西博物院、山西省图书馆等机构收藏。
开幕式上,田树苌、马俊青、白杰捐赠了各自的书法作品及书籍,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建强颁发了收藏证书,标志着上述书法家的作品将永远留存于山西省图书馆。最后,由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斌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咏晋诗文书法作品展》山西开展。任丽娜 摄
《咏晋诗文书法作品展》的举办,既是对山西诗词书法文化的一次再回顾,也是对书法艺术价值与时代意义的一次再发现。在频频驻足间,参展观众感受到了表里山河的独有魅力与书法艺术的夺目光彩,以及山西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展览由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山西省图书馆和三晋出版社联合主办,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2月24日。(完)
中新网上海12月10日电 (浦帆)华东师范大学于10日发布“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3)”(以下简称“指数”),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中,上海以64.99分位居第一,连续九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
华东师范大学于12月10日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3)”。 中新网记者 浦帆 摄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对外发布,今年是第9次对外发布。
指数研制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指出,该指数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等四大领域,综合GDP水平等18个具体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全球城市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设定目标值与阈值,对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估。
指数显示,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苏州、无锡、重庆、合肥、长沙。曾刚表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稳步上升,城市体系橄榄型结构不断优化。
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据悉,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呈现出6等级橄榄型结构特征,上海是龙头城市,此外有10座能力较强的高级区域中心城市,36座在个别领域表现突出的一般区域中心城市,36座往往地处较为重要的区位或拥有某方面独特的资源禀赋的区域重要城市,15座存在提升空间的地方重要城市,12座存在短板或外向服务功能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
对标世界一流水平,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生态协同能力增强,但短板仍然突出。从四大领域排名前10城市看,生态支撑是四大领域中平均得分最低的。龙头城市上海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三大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生态支撑领域得分还比较低。第二个问题是城市子群协同发展能力高度分化。长江下游地区是协同发展能力高值集聚区,中上游地区则相反。
针对区域发展的现实瓶颈与短板问题,曾刚建议尽快启动五大方面行动:着力打造长江生态共同体;大力发展长江绿色经济;扎实打造创新共同体;构建开放共同体;优化区域协同融通治理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