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刘文文)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期间,以“交能融合发展,共建绿色世界”为主题的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边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与会嘉宾围绕交通与能源融合领域相关前沿技术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讨。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指出,科学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促进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一段时期,交能融合发展将按下“加速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蕴含的巨大新能源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运载工具新能源的应用速度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向低碳转化。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能源电力结构清洁化转型。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表示,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国家能源局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积极推动公路、水运、铁路等交通用能清洁替代。未来的交能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关注源-网-荷-储的全方位融合,公-铁-水-航的多场景融合,政策机制、技术装备、标准规范的深层次融合。
加快交通与能源绿色融合发展,符合产业规律,契合政策导向。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看来,未来交能融合发展应重点聚焦“四个方面”系统发力。一是在前期规划方面,做到一次性规划、整体性部署,最大化提升全路域全交通绿色能源自洽率。二是在设计施工方面,坚持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设计、一次性施工。三是在运营管控方面,要建设智慧高效的一体化运营平台,实现交通网与能源网智慧融合、灵活管控、高效运行。四是在标准体系方面,要建立涵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维护、碳排放监测核算等全环节的交能融合标准体系,实现全链条标准规范完备、有效衔接。
“当前能源与交通绿色融合发展正处于规模化大发展的探索期”,宋海良说,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中,协力打造更多更优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本次边会旨在由中央和地方统筹推动建立交通运输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与政策协同,激发市场主体释放发展活力,推动全球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体系建立,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网和能源网融合发展的保障能力。(完) 【编辑:李岩】
中新社台北9月25日电 题:于魁智、李胜素领衔 续写30载两岸京剧交流新篇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这次来,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但时隔了四年半、尤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能够再次把这项工作接续下来,我觉得意义非凡。”深受台湾戏迷喜爱的大陆京剧名家于魁智25日在台北受访时如是说。
这项工作,说的是始于1993年的国家京剧院来台演出交流。30年前,国家京剧院近百人团队从台北演到台中、台南,再回到台北,巡回近一个月,主演有袁世海、杜近芳、刘长瑜、杨秋玲等前辈名家,台上台下互动更流传出许多佳话。
当年还是团中新秀的于魁智,近日与李胜素再度领衔国家京剧院一行80余人的团队,将于9月26日至10月1日在台北顶级戏剧院演出《杨门女将》《霸王别姬》等六场精彩好戏。据介绍,他们也成为了疫情后来台的第一个大陆剧团。30年弹指一挥间,京剧界依然走在两岸交流的前沿。
9月25日,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出席在台北举行的国家京剧院抵台记者会。图为于魁智分享30年前来台演出影像集。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资深戏迷、台湾大学戏剧系名誉教授王安祈还记得当年32岁的于魁智,以《打金砖》《文昭关》中的演出技惊四座。25日来到国家京剧院抵台记者会,她说,《打金砖》这一出戏见证时代变迁。当年,台湾戏迷看到这场戏,都爱上了于魁智,这是一部“定情之作”。2005年,它更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国家京剧院来台演出已准备停办,于魁智再度推出《打金砖》、拟以此与台湾观众告别。戏迷奔走相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定要再见”的呼唤鼓舞了邀请方一路续办至今。
疫情一停四年,王安祈说,流年暗中偷换,蓦然回首,于魁智竟已六十岁出头了。这一次,他自己担纲《打金砖》前半部分的演出,后半部精彩戏份留给徒儿刘垒,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也让大陆京剧界年轻一辈的顶尖人物慢慢地跟台湾观众熟悉、亲切起来。回想疫情前于魁智带着学生在台演出的场景,“老师谢幕的时候,牵着学生的手,把他往前推,那一幕是非常感人的。”
于魁智在记者会上取出30年前来台演出的影像集,回忆当年与前辈名家同台的点滴。他说,30年来,我们同一个剧团,跟同一个邀请方合作,做着推广国粹这同一件事情。台湾观众欣赏京剧的水平和要求很高,今年国家京剧院来台六天,六场戏不重复。也希望今后不间断地进行这项文化推广活动,把它坚持下去。
9月25日,京剧名家于魁智(右一)、李胜素(左四)出席在台北举行的国家京剧院抵台记者会。图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魏丽云(右四)、台湾大学戏剧系名誉教授王安祈(右二)、邀请方传大艺术总经理周敦仁(右三)与青年演员在记者会上合影。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李胜素1998年首度受邀来台时还在山西京剧院,因为已故台湾剧作家贡敏慧眼推荐,首度与于魁智合作、演出《四郎探母》,此后他们被视为“黄金组合”。李胜素说,1993年国家京剧院来台演出首演就是《杨门女将》,今年她将带着学生朱虹分饰穆桂英,于26日首先与观众见面;这一次的亮点是把年轻一辈推到舞台中央,希望他们能有最好的表现呈现给宝岛戏迷。
据了解,国家京剧院为30周年之际再度来台做了精心安排,演出阵容中的文武老生杜喆、裘派花脸王越、李派老旦郭瑶瑶等均为一时之选。抵台记者会上,于魁智、李胜素、王越、郭瑶瑶率先演唱了来台剧目选段,名家同台飙戏,已让早早订票的宝岛戏迷期待不已。(完)